接續奮斗啟新程 逐夢沃野繪宏圖——記呼倫貝爾市農擔公司成立四周年
作者:呼倫貝爾市農牧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5/24 10:16:20 瀏覽:次
草木萌發的五月,北疆大地處處生機勃勃。呼倫貝爾市農牧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農擔公司”)迎來了她四周歲的生日。
四年來,一群“兩腳泥、一身土、曬黑臉”的“農擔人”秉持“姓農興農為農而擔”的初心使命扎根鄉村、貼近農牧民、問需農牧業,走遍田野草原,在農村金融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擘畫出一幅壯美的“三農”發展新藍圖。
四年來,在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財政局、市金融辦的直接領導下,市農擔公司作為全市唯一一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為農牧戶增信、為銀行分險、為推動鄉村振興賦能,激活了廣大農村牧區的金融有效供給,撬動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三農”。
四年來,市農擔公司累計為全市3600余戶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供擔保服務,受理業務近29億元,累計實現放大倍數5倍以上,業務覆蓋全市13個旗市區,戶均在保余額58.73萬元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平均擔保費率僅為0.63%,平均融資成本約為5%,大大節約了農牧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
因農而生,踐行為農擔當使命
小滿時節,莫旗大豆種植戶魏志臣站在他的地頭向遠處眺望,笑容堆滿了他常年室外勞作而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龐,“全靠咱們市農擔公司,給我們帶來了收獲的希望。”
在呼倫貝爾豐度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袋袋包裝精美的牛肉干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流出,“像我們現在一天能產2000多袋,”公司總經理季國志自豪地說,“多虧在我們轉型升級急需資金的時候,有市農擔公司提供了及時的支持。”
現代農牧業需要現代金融的支持。為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發展提供關鍵性支持的呼倫貝爾市農擔公司,正是在國家創新財政金融協同支農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為有效破解農業農村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推動金融資本投向農業,放大財政支農政策效應,遵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15年財政部會同農業部、銀監會啟動了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工作。根據《關于做好全國農業信貸擔保工作的通知》(財農〔2017〕40號)文件要求,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率先在自治區各盟市中啟動籌備組建農業信貸擔保機構工作。2019年5月24日呼倫貝爾市農牧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5億元,由市財政局代為履行出資人職責。
公司始終懷著“姓農、貼農、為農”的初心,以“扶農、惠農、強農”為使命,按照“政府支持、市場主體、保本微利、管控風險”的市場定位,緊緊圍繞推進全市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工作,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增量增質發展。短短四年間,市農擔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積極撬動銀行信貸資金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推動加大農村金融服務投入規模,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農業農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逐步緩解。
伴農而長,開啟助農發展新紀元
長期以來,缺乏抵質押擔保是廣大農牧業經營主體融資的最大難題,農業農村旺盛的資金需求與農村金融有效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市農擔公司成立后,與金融機構展開密切合作,積極為農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擔保融資服務,為“三農”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金融活水。
搭建合作“連心橋”。市農擔公司與8個農牧業旗市區政府簽署了“政擔”合作協議,圍繞各旗市區糧食穩產增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奶業振興、大豆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帶動以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提供多角度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公司成立至今已與市域內19家銀行簽署“銀擔”合作協議,授信總額度超40億元,服務“三農”金融朋友圈不斷擴大。通過建立銀擔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工作聯動、多方共贏的合作機制,將更多金融資源引導配置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匯聚惠農合力,拓寬了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擴大了農業金融服務的半徑,形成了財政金融協同支農發展的良好局面。
聯企服務“產業興”。市農擔公司找準龍頭企業“離農業最近、聯農戶最緊”的優勢,采取信用或保證等多種靈活擔保方式,解決農業產業鏈缺少抵質押物的融資難問題。堅持全產業鏈理念,以地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種養大戶、家庭農場或農民合作社為借款主體的產業鏈融資擔保業務模式為核心,深耕區域優勢資源,與額爾古納晟通糖業、呼倫貝爾水發集團、阿榮旗金豐公社、呼倫貝爾肉業集團、扎蘭屯蒙東牲畜交易市場等市重點農牧業龍頭企業開展“龍頭企業+”擔保合作,聚焦龍頭企業進行“補鏈固鏈”,引進關鍵企業進行“強鏈延鏈”,聚焦主導產業進行“造鏈”,不斷構建具有呼倫貝爾特色的產業鏈生態擔保布局。
助農致富“奔小康”。市農擔公司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己任,因地制宜創新業務模式,打造“農擔貸”等系列產品,弱化反擔保措施,降低擔保準入門檻,有效發揮產業扶貧輻射作用,帶動廣大農牧民實現增收。引導補貼、擔保、保險等政策活力充分釋放,將財政的真金白銀投向農業生產,讓更多農民有了新“奔頭”,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被真正地調動起來。“我也曾是個貧困戶,在市農擔公司的幫助下,如今我和我周圍的老鄉們全部脫貧奔小康了。”阿榮旗復興鎮村民王偉說。
開啟融資“直通車”。為精準服務農業經營主體,市農擔公司緊密結合市委、市政府的農業發展思路及各旗市區資源稟賦,精準把脈不同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求,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適合的融資解決方案。探索實施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貸款項目,開展政府貼息養殖擔保貸款項目;引入保險公司與期貨服務公司,開展“雙保貸”項目,通過融合互補的創新模式,實現產業鏈、服務鏈、金融鏈的有效聯結;以供應類企業為依托,開展產業鏈項目,輻射帶動上下游農牧戶的經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農擔公司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迅速響應,通過簡化業務流程、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弱化反擔保措施、協同合作銀行展期續貸等救助措施,優先支持重點民生領域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
以農為本,勇挑鄉村振興千鈞擔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八年對農業信貸擔保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21年頒布實施的《鄉村振興促進法》更是將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的服務對象寫入法律。市農擔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發揮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積極作用,解決好農牧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融資少”的資金瓶頸問題,更好的為將呼倫貝爾市打造成為特色現代農牧業強市、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推動農牧產業增量增質發展做好金融服務,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持續增點擴面、提質增效,緊緊圍繞全市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加快推動科技賦能、業務創新、風險控制,持續加大金融支農投入力度,將支農惠農政策之根扎得更深更牢。
“四年來,公司發展如同樹木般茁壯成長,有看得見的枝繁葉茂,更有看不見的根須深深植根在了呼倫貝爾這片沃土之中。時代賦予我們偉大使命,市農擔公司將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以潤物無聲的情懷灌溉田野草原,充分發揮財政創新支農的社會效益,凝心聚力為呼倫貝爾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貢獻一份力量。”談及未來發展愿景,市農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增志如是說。
時代浪潮澎湃如昨,中流奮楫進取為先。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隨著“三農”工作重心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轉移,市農擔公司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新時代賦予的新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在新的起點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真抓實干、競相作為、不畏艱難、狠抓落實,奮力開啟農業強國建設新征程,譜寫助力鄉村振興新篇章。